第2课 《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》教学简案
兴化市第一中学 刘玉广
教学目标:
(1)学生能够说出皇帝制、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;理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影响。
(2)通过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代确立中央集权制历史作用,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、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。
(3)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,初步学会比较、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。
(4)感受我国古代政治家治理国家的智慧。
教学重点:
皇帝制度的确立,郡县制的推行
教学难点: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
设计思路:
1、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,在学生已有常识、技能的基础上,自主构建。
2、注重在新课程的理念下,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、学习方法,注意学生的主体参与。因此备课时主要设计学生活动,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中,尽量使用探究式学习方法。
授课时间:2009年9月8日
授课班级:高一(2)
教学过程:
导入:李白《古风》诗。
新授:
一、从诸侯争霸到秦代统一:
1、诸侯争霸
2、秦的统一
【合作探究】为什么说秦代的统一是历史的重大进步?
二、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:
1、“皇帝”名称的由来
2、皇帝制度
【自主学习】让学生阅读课文及课件材料,思考:皇帝制的来历?皇帝制有什么影响?皇帝有哪些权力?
3、中央官制——三公九卿制
【难点突破】秦代建立的
三、巩固统一的措施:(参见教材“历史纵横”,引导学生阅读,教师归纳)
四、郡县制的全面推行:
1、沿革: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
2、目的: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,巩固大一统局面
3、内容: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的建立
【合作探究】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
【师生合作】秦代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
(1)特点:选官不问身份,实行俸禄制度,官位概不世袭,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。
(2)作用:①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,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。
②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,为历代王朝所沿用,且不断加强和完善。
本课小结:
秦代统一后,为了巩固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统治,秦始皇建立了一套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度,把全国政治、经济和军事大权牢牢地控制过来,从而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,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对秦代的强大和灭亡都有重要影响。
教学反思:
(1)学生的现有历史常识比较少,故对课本比较陌生,因此在教学前要让他们预习。
(2)利用辩论的形式,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有效。
(3)由于学的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,而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内容以前关注的少,兴趣不大,因此一开始就要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,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。
(4)对于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方面做的不够。
- 上一篇:周杰伦现象对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启示
- 下一篇:全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在我校举行